首页 > 诗文 > 王维的诗 > 奉寄韦太守陟

奉寄韦太守陟

[唐代]:王维

荒城自萧索,万里山河空。

天高秋日迥,嘹唳闻归鸿。

寒塘映衰草,高馆落疏桐。

临此岁方晏,顾景咏悲翁。

故人不可见,寂寞平陵东。

奉寄韦太守陟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城郭荒凉本自荒凉冷落,万里山河分外辽阔澄空。

秋高气爽显得太阳更远,南归鸿雁传来哀鸣凄切。

塘水寒碧倒映残荷枯草,馆舍高耸飘落几叶梧桐。

正当这一年将尽的时节,顾影徘徊吟咏起思悲翁。

老朋友已经难以见到了,你寂寞地独处平陵之东。

注释

奉:敬词。太守:一郡的行政长官。韦太守陟:即韦陟,王维的好友,两人多相唱和之诗。

荒城:荒凉的古城。唐杜甫《谒先主庙》诗:“绝域归舟远,荒城系马频。”萧索:萧条冷落;凄凉。

迥(jiǒng):远。

嘹唳(lì):形容声音响亮凄清。

归鸿:归雁。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。

寒塘:寒冷的池塘。衰草:枯草。高馆:高大的馆舍。疏桐:梧桐树间因为稀疏而落下的斑驳的影子。

岁方晏:一年将尽的时候。晏:晚。

顾景(yǐng):即顾影。自顾其影。有自矜、自负之意。悲翁:古曲名。

故人:旧交;老友。

平陵:一作“平林”,地名,在襄阳之西。此指韦陟任职之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75-76

奉寄韦太守陟创作背景

  唐玄宗天宝二年(743年),韦陟被李林甫所排挤,由吏部侍郎出为襄阳太守。王维写了这首诗寄赠韦陟,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75-76

王维简介

唐代·王维的简介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...〔 ► 王维的诗(353篇)

猜你喜欢

百姓为袁粲褚彦回语

两汉佚名

可怜石头城。宁为袁粲死。不作褚渊生。

丰湖 其三

明代陈子升

长堤犹忆直如弦,学士蒙恩剩赐钱。窥月似分桥廿四,徙溟谁击水三千。

清尘漠漠银鱼影,碧草深深石马烟。已觉春风悬荔颗,攀枝全借烛龙然。

发虹县

宋代孔平仲

驱马汴河西,从此游帝乡。瞻言驿堠短,喜及春日长。

碧瓦映茅茨,人烟密相望。刍茭足供马,亦有酒可尝。

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五 九曲山

明代张羽

竹林路阴阴,寻幽不觉深。不比羊肠坂,空伤行客心。

六祖赞

释法薰

腰石碓坊舂,不识一丁字。无树亦无台,犹传钵袋子。

同孔加淳父诸君集时济山斋分赋得主人林馆秋

明代王懋明

寂寂扬雄宅,清凉几席虚。

萸香馈来酒,萤死读残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