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孟浩然的诗 > 舟中晓望

舟中晓望

[唐代]:孟浩然

挂席东南望,青山水国遥。

舳舻争利涉,来往接风潮。

问我今何适?天台访石桥。

坐看霞色晓,疑是赤城标。

舟中晓望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扬帆起航,远望东南方向,高山水乡还很遥远。

卦象显吉,宜于远航。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。

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?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。

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,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。

注释

晓:早上,早晨。望,遥望,远望。

挂席:挂帆,扬帆。

水国:犹水乡。

遥:遥远。

舳舻(zhú lú):指首尾衔接的船只。舳,指船尾;舻,指船头。

利涉:出自《易经》“利涉大川”,意思是,卦象显吉,宜于远航。

接:靠近,挨上。

风潮:狂风怒潮。

今何适:现在到哪儿去。

”天台“句:天台山是东南名山,石桥尤为胜迹。据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启蒙注》:“天台山去天不远,路经油溪水,深险清冷。前有石桥,路径不盈尺,长数十丈,下临绝涧,惟忘身然后能济。济者梯岩壁,援葛萝之茎,度得平路,见天台山蔚然绮秀,列双岭于青霄。上有琼楼、玉阙、天堂、碧林、醴泉,仙物毕具也。”访,造访,参观。

霞色:云霞的颜色。

赤城:赤城山,在天台县北,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,山中石色皆赤,状如云霞。标,山顶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力.《古代汉语词典》:商务印书馆,2014年3月第2版

舟中晓望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(732年)。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、剡溪登天台山,写下了诗篇《舟中晓望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 等.《唐诗鉴赏辞典》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87-88

孟浩然简介

唐代·孟浩然的简介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...〔 ► 孟浩然的诗(286篇)

猜你喜欢

依韵奉和牧翁人日示内二首 其一

清代柳是

春风习习转江城,人日于人倍有情。帖胜似能欺舞燕,妆花真欲坐流莺。

银幡囡戴忻多福,金剪侬收喜罢兵。新月半轮灯乍穗,为君酹酒祝长庚。

送蒙斋兄长游天台二首

宋代戴复古

山林胜处说天台,仙佛多从此地栖。

司马八篇通道妙,丰干一语指人迷。

蜀郡民为廉范歌

两汉佚名

廉叔度。来何暮。不禁火。民安作。平生无襦今五裤。

江上怀所钦

明代薛始亨

银汉迢迢大火流,兰桡弭节揽中洲。远书未寄逢征雁,暮杵初鸣对素鸥。

舞影每孤鳷鹊镜,琴心空敝鹔鹴裘。卿卿不惯如泥醉,离梦风吹上翠楼。

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 其七

唐代朱长文

烟暝重湖日欲明,轻篷遥递浦前声。良鱼好入深渊去,不为鸣榔取次惊。

自遣

鹤算

老来拙懒愿全违,不道衰颓事事非。有酒可能谋剧饮,无钱且自典春衣。

唐花过眼空红紫,晋帖留心有瘦肥。偶向庭前观止水,也同鸥鹭学忘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