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蚕谷行

蚕谷行

[唐代]:杜甫

天下郡国向万城,无有一城无甲兵!

焉得铸甲作农器,一寸荒田牛得耕?

牛尽耕,蚕亦成。

不劳烈士泪滂沱,男谷女丝行复歌。

蚕谷行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全天下各地区千万座城池,没有一座没有甲胄兵器!

怎么样才能把甲胄兵器铸作农具,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种呢?

如果能这样,耕牛尽其用,蚕桑业有成;

就再也不需要让战士们洒泪滂沱,那时全社会男耕女织,安居乐业,人们一边走,一边唱歌,是多么好啊!

注释

郡国:郡和国的并称。汉初,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,分天下为郡与国。郡直属中央,国分封诸王、侯,封王之国称王国,封侯之国称侯国。南北朝仍沿郡、国并置之制,至隋始废国存郡。后亦以“郡国”泛指地方行政区划。向:差不多的意思。

甲兵:铠甲和兵械。泛指兵器。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王于兴师,脩我甲兵,与子偕行。”

农器:农用器具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铸库兵以为农器。”

尽:一作“得”。一本“耕”下有“田”字。

烈士:指战士。滂沱:雨大貌,这里形容落泪。

男谷女丝:即男耕女织,以名词作动词,是杜甫用字变化处。行复歌:一边走,一边唱。行复:且又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304

蚕谷行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(766年)至大历四年(769年)之间,确切年代难定,诸家说法不一。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,故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,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,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304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

猜你喜欢

题李卫公待渡图

清代李锴

太原公子方隶军,药师却渡黄河津。津头萧萧风雪暮,亦是寻常行路人。

惊龙怒虎易形似,难画英雄当此际。常山太华隐欲动,千尺光芒垂至地。

东园宴罢

明代朱诚泳

三分春色正当中,媚景撩人处处同。斜日小亭人醉后,杏花香散一帘风。

满庭芳

两汉佚名

辰出街头,酉归堂内,切须规矩随身。志诚香火,早晚去朝真。

遍历名山福地,不耻问、参访高人。休夸逞,断除人我,心地放教平。

次韵何茂恭重阳前二日见过

宋代喻良能

西风篱落兴悠然,秋影横江雁帖天。

短发未成吹帽饮,高吟先赠把茱篇。

和严道培书院韵 其一

宋代米芾

城头山脚旧图开,华构凌云亦壮哉。谈席昔人文献地,升堂此日豫章材。

弦歌化里清风动,麟凤天南紫气来。独奈岩阿丛桂冷,幽栖不是伟长才。

晚渡

许相卿

压水云欲堕,吞江虹未收。野人聊自适,吹篴满沧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