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白居易的诗 > 江楼夕望招客

江楼夕望招客

[唐代]:白居易

海天东望夕茫茫,山势川形阔复长。

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

风吹古木晴天雨,月照平沙夏夜霜。

能就江楼消暑否?比君茅舍较清凉。

江楼夕望招客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,海天相连,一片茫茫;山川形势,又阔又长。

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,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。

晴天时,风吹古树,瑟瑟作响,好像是在下雨一般;夏夜里,月光撒满了平地,就跟秋霜一样。

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?比起您的茅屋,的确要更加清凉。

注释

江楼:杭州城东楼,又叫“望潮楼”或“望海楼”,也叫“东楼”。

四畔:四边。

星河:银河,也叫天河。

晴天雨:风吹古木,飒飒作响,像雨声一般,但天空却是晴朗的,所以叫“晴天雨”。

平沙:平地。

夏夜霜:月照平沙,洁白似霜,但却是夏夜,所以叫“夏夜霜”。

就:近,到。

消暑:消除暑气。

较:又作“校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希南,郭炳兴(编著).白居易诗译释.哈尔滨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,1983:209-291

江楼夕望招客创作背景

  《江楼夕望招客》写于于公元823年(唐穆宗长庆三年)夏天。当时,诗人在任杭州刺史,在一次招朋友夜晚饮酒时,诗人从楼上看到了杭州城外的景色,便产生了灵感,写下了这篇即兴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黔、吕静平.白居易诗赏读.北京:线装书局,2007:150-151

白居易简介

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...〔 ► 白居易的诗(2585篇)

猜你喜欢

暑雨夕霁

宋代宋庠

天角残划截幕晖,南楼风快暑烟微。

月波半露金枢穴,云叶全收玉女衣。

绝交行

宋代高斯得

男儿独立天地间,太华绝尖一何陗。

子房不肯下萧曹,伯夷本自轻周召。

送惟良上人归江南

唐代卢纶

落日映危樯,归僧向岳阳。注瓶寒浪静,读律夜船香。

苦雾沈山影,阴霾发海光。群生一何负,多病礼医王。

宋代刘克庄

庄周言达理,吾以蝶为优。

无想亦无梦,有身长有愁。

与何光远赠答诗(龙女赠光远)

龙女

坐久风吹绿绮寒,九天月照水精盘。
不思却返沈潜去,为惜春光一夜欢。

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

清代张冈

暮随白云至,山月尚未出。言寻石门幽,谷口烟萝密。

欣逢采樵人,招我入禅室。昙花空外香,石溜岩下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