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白的诗 > 答友人赠乌纱帽

答友人赠乌纱帽

[唐代]:李白

领得乌纱帽,全胜白接蓠。

山人不照镜,稚子道相宜。

答友人赠乌纱帽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戴上了乌纱帽,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。

我并不去照镜子,因为小儿子已经说很合适了。

注释

领得:诗曰“领得”,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。

乌纱帽:南朝宋明帝初年,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,以乌纱抽扎帽边。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,后民间贵贱皆服。

白接蓠:白接篱,意指白头巾,白帽。《尔雅》注: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,江东取为接篱。李白《襄阳曲》(二)有“头上白接篱”。《广韵》:“接篱,白帽也。”宋程大昌《演繁露》说:“《隋志》:宋、齐之间,天子宴私,著白高帽;士庶以乌;天子在上省,则帽以乌纱,在永福省,则白纱。隋时以白幍通为庆、吊之服,国子生服白纱巾。晋人著白接篱,窦苹《酒谱》曰:‘白接篱,巾也。’南齐桓崇祖守寿春,著白纱帽,肩舆上城。……郭林宗遇雨垫巾,太子(李)贤注云:周迁《舆服杂事》曰:巾以葛为之,形如幍。本居士野人所服。魏武造幍,其巾乃废。今国子学生服焉,以白纱为之。……《唐六典》:天子服有白纱帽。其下服如裙襦袜皆以白。视朝听讼,燕见宾客,皆以进御。然其下注云:亦用乌纱。”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:“醉把青荷叶,狂遗白接篱。”陆游《避暑近村偶题》诗:“红尘冠盖真堪怕,还我平生白接篱。”

山人:李白自谓。李白奉诏入京之前,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,故自称“山人”。

稚子:稚,幼也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。”《礼记.内则》:“成童,舞象,学射御。”《疏》曰:“成童,谓十五以上。”此“稚子”指李白爱子伯禽。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,故谓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武秀主编.李白在兖州:山东友谊出版社,1995年12月第1版:121-122

2、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673-674

答友人赠乌纱帽创作背景

  詹锳《李白诗文系年》开元二十九年(741):“白居东鲁,子明月奴生于鲁中,取名伯禽,约在本年。”又天宝元年(724):“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诗谓:‘儿女嬉笑牵人衣’,度其时白之儿女盖在三五岁间”。此诗与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同为天宝元年(742)玄宗征诏下至家中后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武秀主编.李白在兖州:山东友谊出版社,1995年12月第1版:121-122

李白简介
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...〔 ► 李白的诗(963篇)

猜你喜欢

题鉴园图

李宣龚

事业欲安说,溪边柳成围。当时叩门人,百过亦已衰。

此园在城东,地偏故自奇。世俗便贵耳,浊醪争载窥。

读史有感

朱帆

依然天子共朝臣,青史何须辨伪真。不向深山驱虎豹,焉能高阁画骐麟。

屠鹰烹狗非徒汉,焚籍坑儒岂独秦。千古休提尧舜事,君王若个不愚民。

和河帅麟庆丙申六月焦山放鼍诗

清代姚燮

土龙乾之精,上阳禀元赋。杙宅天吴宫,搜蛇狎青雾。

何虞支巫祁,铁索坐遭锢。完颜今范韩,泽代圣皇布。

素尚斋

弘历

古屋创尧年,奎文宝构悬。理参从朴趣,治觉返淳贤。

甄性神明境,陶情翰墨筵。淑清此埏埴,终是逊天然。

送友人往

唐代张乔

落花兼柳絮,无处不纷纷。远道空归去,流莺独自闻。

野桥喧硙水,山郭入楼云。故里南陵曲,秋期更送君。

答冲雅上人亦草书并诗

宋代梅尧臣

经月不出户,堂上多绿苔。

忽有方外客,衣披稻畦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