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白朴的诗 > 庆东原·忘忧草

庆东原·忘忧草

[元代]:白朴

忘忧草,含笑花,劝君闻早冠宜挂。那里也能言陆贾?那里也良谋子牙?那里也豪气张华?千古是非心,一夕渔樵话。

庆东原·忘忧草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看看忘忧草,想想含笑花,劝你忘却忧愁,趁早离开官场。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?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?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?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,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。

注释

双调:宫调名,十二宫调之一。庆东原:双调曲牌,又名“庆东园”“郓城春”。定格句式为三三七、四四四、三三,八句六韵。首两句及末两句一般要求对仗,中间三个四字句宜作鼎足对。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。

忘忧草:即萱草,俗名金针菜,花可食,食后如酒醉,故有忘忧之名。

含笑花:属木兰科,花如兰,“开时常不满,若含笑焉”,故名。

闻早:趁早。冠宜挂:“宜挂冠”的倒装,即宜辞官。

那里也:犹言哪里去了,如今安在。能言陆贾:陆贾是汉高祖谋臣,以能言善辩知名。

良谋子牙:姜太公姜子牙,曾辅佐周文王,又帮助周武王谋划伐纣灭殷,故称良谋子牙。

豪气张华:张华字茂先,西晋文学家。曾劝谏晋武帝伐吴,灭吴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,虽为文人而有武略,故称豪气张华。

渔樵话: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滕 森.元曲三百首彩图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6:64

2、李雁 吴冰沁.元散曲经典品读.北京:蓝天出版社,2015:29-31

3、王星琦.元曲三百首注评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5:18-19

庆东原·忘忧草创作背景

  《庆东原·忘忧草》系叹世之作。叹世是中国古代文人长写不疲的题目。尤其是南宋词,许多篇章包容有山川之叹、家国之叹、身世之叹。元曲家继承了这一题目。但元代知识分子的叹世,自有与其前辈十分不同的特点。这首小令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。

  此曲作者白朴一生坎坷,在他年幼的时候,便遭受到了战争的祸害。后来长大成人,对侵略者的残暴行为一直不能释怀,后又遭妻离子散,这都造成了他一生不愿做官的事实。他虽一直以归隐自居,但无法对残酷现实熟视无睹。但对于当时的作者而言,归隐田园可以放浪形骸,可以与世无争。这篇散曲也就是作者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蒋星煜 等.元曲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:177-178

2、滕 森.元曲三百首彩图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6:64

白朴简介

唐代·白朴的简介

白朴

白朴(1226—约1306) 原名恒,字仁甫,后改名朴,字太素,号兰谷。汉族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附近),后徙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县),晚岁寓居金陵(今南京市),终身未仕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曲作家、杂剧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。代表作主要有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墙头马上》、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》等。

...〔 ► 白朴的诗(155篇)

猜你喜欢

述怀五十三首 其三十三

明代周是修

朔风号海甸,十月雪漫漫。画戟攒云暗,铁马蹴冰寒。

但顾主恩重,宁论北伐难。汉宫抵疏勒,敌骑净皋兰。

过吕梁 其一

明代边贡

解缆洪流树,侵星过吕梁。风云犹帝里,山水即吾乡。

砚拂秋岚湿,衣沾晓露凉。长年欣暑退,伊轧棹歌长。

范太史杨评事携酒榼过清凉山中

欧大任

忝摄名山长,精庐为客开。爱君乘兴发,骑马到门来。

馆阁词人笔,云霄法署才。金陵逢二妙,堪醉凤凰台。

吊古

明代伦文叙

万事悠悠总逝波,人非物是旧山河。凤楼寥寂金莲步,燕馆荒凉玉树歌。

别浦春风开芍药,小亭秋色上藤萝。客怀正苦风涛恶,况复登临思转多。

重过东湖二首

宋代赵蕃

敝车羸服豫章城,几向东湖得细行。

不但屡来人似识,白鸥相惯亦忘惊。

和蔡君谟阁前紫柏

唐代胡宿

秀植登中禁,灵根记大方。纤枝乘十雨,劲节誓千霜。

云干仍稠直,烟华稍郁苍。绿阴疏未合,翠鬣俨相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