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两汉]:佚名

子之还兮,遭我乎峱之间兮。并驱从两肩兮,揖我谓我儇兮。

子之茂兮,遭我乎峱之道兮。并驱从两牡兮,揖我谓我好兮。

子之昌兮,遭我乎峱之阳兮。并驱从两狼兮,揖我谓我臧兮。

还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对面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啊!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凹。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小野兽,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利落啊!

对面这位大哥身材长得好啊!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道。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公野兽,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本领高!

对面这位大哥体魄好健壮啊!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南。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匹狡猾狼,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!

注释

还(xuán):轻捷貌。

峱(náo):齐国山名,在今山东淄博东。

从:逐。肩:借为“豜(jiān)”,大兽。《毛传》:“兽三岁为肩,四岁为特。”

揖:作揖,古礼节。儇(xuān):轻快便捷。

茂:美,指善猎。

牡:公兽。

昌:指强有力。

臧(zāng):善,好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189-190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188-190

还创作背景

  旧说中《毛诗序》以为诗旨是刺齐哀公(周夷王时代人)迷恋打猎,致使齐国好猎成风,荒废政治,朱熹《诗集传》虽谓此诗“以便捷轻利相称誉”,但又有刺“其俗之不美”的看法。今人一般不取这些旧说,认为旧说系比附,从此诗中看不出有“刺”的意味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189-190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188-190

佚名简介

唐代·佚名的简介

...〔 ► 佚名的诗(421篇)

猜你喜欢

百井路山桃盛开

宋代韩琦

漫岭夭桃树,无人亦自开。云霞深隐洞,锦绣远成堆。

生意惊樵斧,芳情谢宴杯。莫迷行客路,不似武陵回。

吴条闻来自娄东同泛舟锦峰饮于瞿园小阁

清代侯开国

乘兴同移书画船,名园步步许流连。松林碍日常疑雨,鸟道穿云欲上天。

山势北来当小阁,湖波南望接平田。酒阑无限沧桑感,话著开元各泫然。

绕佛阁 其二 东堂月夜,叠前韵

清代樊增祥

昨宵猛雨。今夜碧月,来共鸥语。茶梦圆否。欲圆又破,梁间燕儿絮。

小园一亩。梧竹影里,窥见河鼓。风叶掀舞。小荷堕粉,徘徊不能去。

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

宋代李若水

篆壁蜗涎细,织檐蛛网圆。

小轩幽梦破,竹露湿茶因。

重葺山居十绝 其三

明代郭之奇

披衣及晓赴初光,山课催人亦太忙。一路芜烟须尽扫,满空松雪正飞扬。

海陵四咏 其四 小香岩

清代许传霈

盐宗祠石小香岩,迢递朱阑映碧杉。春去犹开花烂漫,楼深惯听燕呢喃。

曲池傍榭鱼清数,洞石当门柳未芟。语罢钟声起邻寺,半林落日已西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