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佚名的诗 > 静女

静女

[两汉]:佚名

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

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

自牧归荑,洵美且异。匪女之为美,美人之贻。

静女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娴静姑娘真可爱,约我城角楼上来。故意躲藏让我找,急得抓耳又挠腮。

娴静姑娘好容颜,送我一枝红彤管。鲜红彤管有光彩,爱它颜色真鲜艳。

郊野采荑送给我,荑草美好又珍异。不是荑草长得美,美人相赠厚情意。

注释

静女:贞静娴雅之女。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:“静当读靖,谓善女,犹云淑女、硕女也。”姝(shū):美好。

俟(sì):等待,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。城隅:城角隐蔽处。一说城上角楼。

爱:“薆”的假借字。隐蔽,躲藏。

踟(chí)躇(chú):徘徊不定。

娈(luán):面目姣好。

贻(yí):赠。彤管:不详何物。一说红管的笔,一说和荑应是一物。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,不仅颜色鲜亮,有的还可吃。如是此意,就与下文的“荑”同类。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。

有:形容词词头。炜(wěi):盛明貌。

说(yuè)怿(yì):喜悦。女(rǔ):汝,你,指彤管。

牧:野外。归:借作“馈”,赠。荑(tí):白茅,茅之始生也。象征婚媾。

洵美且异:确实美得特别。洵:实在,诚然。异:特殊。

匪:非。

贻:赠与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朱熹.诗经集传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7:18-19

2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84-86

3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82-84

静女创作背景

  《邶风·静女》是一首爱情诗。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。而旧时的各家之说,则有多解。欧阳修《诗本义》以为“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”,朱熹《诗集传》也以为“此淫奔期会之诗”,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84-86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82-84

佚名简介

唐代·佚名的简介

...〔 ► 佚名的诗(421篇)

猜你喜欢

清代孙元衡

闽人虚畏甲申雨,海客真愁己卯风。千里霞光当日暮,一痕虹影在天东。

尧忧不离耕桑事,禹贡难忘战伐功。绠短汲深增百虑,那因妻子念途穷。

江南意

明代高启

妾本南国姝,父母爱如珠。

貌岂惭明镜,身才称短襦。

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

宋代陈著

河流曲折二十里,过了黄山始直礴。

今日卸船须得早,鄮峰已在眼花中。

春梦轩,为江西按察司书吏张永年赠别

元代张昱

百年妄引几曾停,看取池塘草又生。蝶戏落花真自适,莺啼深院欲谁惊?

卢郎此去应如愿,宋玉从来最有情。一枕好风吹酒觉,不愁春梦不分明。

同郭师圣司空仲容探韵得江字

宋代冯时行

孤月流高天,分影遍千江。

我来无人境,亦复窥幽窗。

夏朝同顾九和侍讲湛次泉编修应元忠吉士汎舟出西崦游太湖

明代郑善夫

西崦山前逢首夏,与君一笑共扁舟。已无梅花烂刺眼,赖有太湖清散愁。

晴日菰蒲鹅鹳下,远风波浪鱼龙游。酒酣忽忆鸱夷子,长日挂帆天汉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