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严和实甫诗见及感旧六叠次韵
[清代]:陈宝琛
一觌星再周,百罹老俱至。支离江海侧,萧瑟沆瀣气。
与子宁石人,相望无只字。天高醉不闻,愚者苦忧坠。
岭南曩邂逅,丈人故我惠。廿年剩梦思,万事错棋置。
山堂蜕巾履,子亦屏世伪。翩然江东西,得句旋复弃。
岂无澄清志,悔揽孟博辔。霜钟千里声,省录及衰瘵。
别怀正满抱,退笔更一试。侧闻沅湘间,歔欷话旧帅。
一觌星再周,百罹老俱至。支離江海側,蕭瑟沆瀣氣。
與子甯石人,相望無隻字。天高醉不聞,愚者苦憂墜。
嶺南曩邂逅,丈人故我惠。廿年剩夢思,萬事錯棋置。
山堂蛻巾履,子亦屏世僞。翩然江東西,得句旋複棄。
豈無澄清志,悔攬孟博辔。霜鐘千裡聲,省錄及衰瘵。
别懷正滿抱,退筆更一試。側聞沅湘間,歔欷話舊帥。
唐代·陈宝琛的简介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...〔
► 陈宝琛的诗(564篇) 〕
宋代:
刘子翚
三年玉帛走稽山,万骑凌江稍北还。
绝塞风烟连魏阙,千官戎服立朝班。
三年玉帛走稽山,萬騎淩江稍北還。
絕塞風煙連魏阙,千官戎服立朝班。
南北朝:
邹浩
甫毕荣亲愿,归休不计年。心冥尘竟远,善积子皆贤。
万事残初梦,千龄掩逝川。登门独无路,追感倍悽然。
甫畢榮親願,歸休不計年。心冥塵竟遠,善積子皆賢。
萬事殘初夢,千齡掩逝川。登門獨無路,追感倍悽然。
明代:
童轩
丹山出异鸟,文采光陆离。高飞薄霄汉,虞网巧空施。
昔当有虞氏,此鸟曾来仪。一鸣恊韶乐,千载应昌期。
丹山出異鳥,文采光陸離。高飛薄霄漢,虞網巧空施。
昔當有虞氏,此鳥曾來儀。一鳴恊韶樂,千載應昌期。
清代:
允祥
历历三时况,如陈《七月》篇。秋云青甸里,春雨绿畴边。
圣政先无逸,皇心重有年。孜孜宵{口干}意,总向画图传。
曆曆三時況,如陳《七月》篇。秋雲青甸裡,春雨綠疇邊。
聖政先無逸,皇心重有年。孜孜宵{口幹}意,總向畫圖傳。
明代:
赵迪
穷冬天地闭,积雪暗河关。身世随孤雁,家林隔万山。
江声回积梦,灯影对愁颜。遥夜心千里,萧萧两鬓斑。
窮冬天地閉,積雪暗河關。身世随孤雁,家林隔萬山。
江聲回積夢,燈影對愁顔。遙夜心千裡,蕭蕭兩鬓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