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。
出自宋代:欧阳修的《临江仙·柳外轻雷池上雨》
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。小楼西角断虹明。阑干倚处,待得月华生。
燕子飞来窥画栋,玉钩垂下帘旌。凉波不动簟纹平。水精双枕,傍有堕钗横。
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。译文及注释
译文
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,池上细雨蒙蒙;雨声浙淅沥沥,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。不久小雨即停,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。我们靠倚栏杆旁,直等到月亮东升。
燕子飞回门前,窥伺着飞到画梁问;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。床上竹席纹路平展,好像清凉的水波,却无波纹涌动。床头放着水晶双枕,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,横放枕边。
注释
轻雷:雷声不大。
阑干(lán):纵横交错的样子。
月华:月光、月色之美丽。这里指月亮。
画栋:彩绘装饰了的梁栋。
玉钩:精美的帘钩。帘旌(jing):帘端下垂用以装饰的布帛,此代指帘幕。
“凉波”句:指竹子做的凉席平整如不动的波纹。簟(diàn):竹席。
水精:即水晶。
‘‘傍有”句:化用李商隐《偶题》:“水文簟上琥珀枕,旁有堕钗双翠翘”。堕(duò):脱落。
参考资料:
1、郁玉莹编著.欧阳修词评注: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2.03:第9页
2、郁玉英.欧阳修词评注: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2:第十页
3、江龙主编;廖亚,李苗苗,王坤娜等编.宋词三百首鉴赏词典:江西教育出版社,2012.01:第59页
创作背景
据胡适考证《钱氏私志》后认为,该词为欧阳修在河南钱惟演(977—1034,北宋大臣,西昆体骨干诗人)幕中,与一妓女相亲,为妓女作。时天圣九年(1031)至明道二年(1033)期间,欧阳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。
参考资料:
1、郁玉英.欧阳修词评注: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2:第十页
欧阳修简介
宋代·欧阳修的简介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...〔 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1122篇)〕猜你喜欢
-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
出自 五代 李煜: 《浪淘沙令·帘外雨潺潺》
- 行人无限秋风思,隔水青山似故乡。
-
一生大笑能几回,斗酒相逢须醉倒。
出自 唐代 岑参: 《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》
-
数人世相逢,百年欢笑,能得几回又。
出自 宋代 何梦桂: 《摸鱼儿·记年时人人何处》
-
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
出自 唐代 张籍: 《节妇吟·寄东平李司空师道》
- 红颜未老恩先断,斜倚薰笼坐到明。
-
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-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
- 皑如山上雪,皎若云间月。
-
醉别西楼醒不记。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。
出自 宋代 晏几道: 《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