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,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。指言行不一致。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,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例子宋·陆九渊《策问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诚足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án bù gù xíng,xíng bù gù yán
注音一ㄢˊ ㄅㄨˋ ㄍㄨˋ ㄒ一ㄥˊ,ㄒ一ㄥˊ ㄅㄨˋ ㄍㄨˋ 一ㄢˊ
感情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言不顾行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女娲补天(意思解释)
- 革风易俗(意思解释)
- 攀龙附凤(意思解释)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释)
- 帮倒忙(意思解释)
- 囊萤映雪(意思解释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释)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疑邻盗斧(意思解释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- 绰有余裕(意思解释)
- 刑期无刑(意思解释)
- 饥肠辘辘(意思解释)
- 谦受益,满招损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异宝奇珍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※ 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的意思解释、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是什么意思由爱客文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经明行修 | 旧指通晓经学,品行端正。 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倒果为因 | 把结果当成原因,颠倒了因果关系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前瞻后顾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 |
防患于未然 |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话就说。直:直爽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腾声飞实 |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家常便饭 |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
驰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灵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弥留之际 | 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|
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进入圣贤境界。后来多指学术、技艺、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。 |
有机可乘 | 机:机会;乘:趁。有空子可钻。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。 |